7月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凯发K8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我院屠鹏飞教授研究团队题为“Highly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IMPDH2 provides the basis of anti-neuroinflammation therapy”的研究论文,深入阐明了中药活性成分苏木酮A(sappanone A)发挥抗神经炎症作用的分子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屠鹏飞教授和曾克武副研究员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凯发娱乐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中药是我国最具特色和原创思想的物质财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然而☂️,长期以来中药研究只注重临床实践,而缺乏循证医学的直接实验证据,特别是药效物质和作用靶点不明确,因而难以深入揭示其治疗疾病的分子机理,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苏木是传统活血化瘀中药✸,在民间应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缺血性脑中风🏹,虽然疗效明确👼🏻,但是其药理机制和分子靶点均不清楚。
屠鹏飞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创造性地将当前化学生物学领域的新兴技术引入到中药研究。即将中药活性分子改造成为化学探针,利用反向药物寻靶策略从细胞中“钩钓”相应的药物靶点🏄🏿♂️,进而针对所发现的靶点开展深入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药理机制研究📬✴️,从靶点源头上诠释中药活性成分的治病机理👆🏼。团队的研究在今年取得突破,发现中药苏木的关键活性成分苏木酮A发挥抗神经炎症的作用靶点为IMPDH2,即苏木酮A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小胶质细胞中靶点蛋白IMPDH2的140位半胱氨酸位点♚,诱导其发生变构失活,进而抑制下游NF-κB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神经炎症作用。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阐明了苏木抗神经炎症的直接靶点🧺,进而从细胞分子层面解释了其抗炎作用的分子机理🥑;同时也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精准用药和中药国际化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凯发K8院刊》(PNAS)。研究团队中的廖理曦(博士1年级)🚔、王丽超(博士2年级)、宋小敏(硕士2年级)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81303253,30873072)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No. 2012ZX09301002-002-002)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7/06/30/1706778114.full
延伸阅读:
屠鹏飞,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0余项⚅🍗。成功研制二类新药2项,获得新药证书4个。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发表论文710多篇🪟,其中SCI收载300多篇🤾🏿,著作14部,授权专利42项。其本人荣获2016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最美生态公益人物”和2017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等荣誉。
曾克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天然活性分子探针的发现与药物靶标鉴定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52篇🧘🏼♂️,包括PNAS,Cancer Letters,Neuropharmacology,Scientific Reports🕒,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等国际学术期刊。申请专利5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国际合作课题3项。
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开户官方网站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供稿